一朵花,一座城,交相辉映,熠熠生辉。
截至20日14时,全县共转移人员959人,实现了应转尽转。龙仙镇的镇村干部开展入户排查,严格落实应转尽转措施,果断进行人员转移。
受持续强降雨影响,全市泥石流、塌方、倒树、洪涝等险情频发,造成交通受阻、中断,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和应急抢险工作。随后他们多次尝试联系但都没能打通电话。从昨天开始就有救援人员进入江湾镇,昨天上午邹叔就在村民微信群里看到一些村民发出来的消息。清远清新区:4月22日四镇停课一天 清新区教育局发布通知,经研究决定4月22日(星期一)龙颈、禾云、浸潭、石潭四镇中小学校、幼儿园停课一天,校外培训、托管机构停止服务,寄宿制学校做好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保障工作。据了解,4月20日12时,翁源县三防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Ⅱ级。
太平镇河北村县道X795线K30+600处水漫路面,交通中断。上午将群众转移出来后,该自然片的道路就被水淹了。湛江提到,要高标准推进乡村净化、绿化、美化。
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: 构建独具特色的绿美风景带 4月17日,市委书记何晓军到饶平县调研百千万工程,强调要用好绣花功夫推进农房微改造,修旧如旧打造客家建筑群,更好留住文化记忆。要立足特色发展乡村产业,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,不断在强龙头、补链条、兴业态、树品牌上下功夫。陈岸明强调,要积极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,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,统筹推进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。韶关表示,要优化城乡绿化空间布局,推动村庄五边四旁绿化美化。
栽种特色观赏植物,培育网红打卡点,尽显美丽乡村风貌。要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,加强典型镇整体风貌设计管控,促进圩镇风貌整体提升,巩固好人居环境整治成果。
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: 提高土地综合整治效能和土地利用效率 4月15日下午,江门市委书记领衔督办市政协一号提案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召开。他表示,中山将持续深化文旅消费协作,组织开展系列展销活动,促进两地文旅资源共享,助力六盘水高品质农副产品进军大湾区市场。他强调,要引导建筑业企业下沉乡村,投身百千万工程,确保建筑业企业与镇街结对帮扶项目做一件、成一件,推动县镇村发展和建筑业发展双赢。他强调,要立足茂名产业基础、资源禀赋、科研条件,从农产品保鲜技术创新、五链补链强链、激活县镇村资源等方面入手,发挥人才的科技创新主动性创造性,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。
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: 集中推进整治提升 4月15日,市委书记马正勇率队来到兴宁市黄槐镇调研,强调要以更大力度、更实措施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取得实效。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,激发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汕尾强调,要打造一批绿美示范样板,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。河源市委书记何国森: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4月17日,市委书记何国森到连平县调研。
全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水平 4月16日下午,市委书记刘红兵到雷州市开展锚定百千万四季看变化现场观摩活动。要深入实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,高标准推进乡村净化、绿化、美化。
会议强调,三饶镇要擦亮三饶香米·万国博览会金奖名片,保护野生种质基因资源,在香米酒研发、生产等下足功夫,延伸产业链,提升附加值,把三饶香米系列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。要全域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,持续抓好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整治、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。
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: 深入实施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4月16日上午,市委书记刘红兵主持召开市委工作会议,专题研究湛江市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创建工作。要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,打造特色民宿,开发精品线路,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。他指出,龙门镇要坚持典型引路、示范带动,以更高要求、更大力度、更实举措提升镇域联城带村功能。他强调,要以典型培育提升为关键,突出乡村振兴示范带串珠成链优势,抓实抓好省级典型镇、典型村培育提升,带动全市镇村现代化建设。要坚持集中集约原则,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。要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,深化产权改革,创新经营模式,强化政策扶持。
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: 助力六盘水高品质农副产品进军大湾区市场 4月14日至15日,六盘水市党政代表团到中山市考察。要推广公司+农户产业发展模式,壮大集体经济。
市委书记陈岸明出席会议并讲话。会议强调,甲子镇要突出抓好人居环境整治、城乡风貌提升,扎实推进七个一建设,用好乡贤、企业等社会力量资源,加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,打造一批绿美示范样板。
要创建美丽圩镇示范样板。佛山市委书记郑轲: 全面激发区镇村发展活力潜能 4月15日至16日,市委书记郑轲率调研组先后到顺德区、南海区调研。
清远市委书记殷昭举: 推动全市乡村民宿加快发展 日前,市委书记殷昭举到清城区调研绿美清远生态建设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并开展巡河。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4月16日下午,茂名市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市民中心开幕,市委书记庄悦群出席会议并讲话总结年度帮扶工作,查找存在问题,明确工作方向。这一机制的建立从制度层面落实了强化市域内帮扶协作,推动区、县(市)联动发展的工作要求。
此时,这175人的队伍也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吴川市工作队。开展三类活动,变个案为全市行动 前不久,30名群众通过塘㙍镇乡村振兴创业带头人健康产业(育婴员方向)考证培训班拥有了一技之长,就业创业机会相对增多,使得这项培训将在全吴川市推广,驻塘㙍镇杨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、双百行动服务队副队长谢礼炮表示。
编制三张清单,变单赢为各方受益 高怡冰正愁陈兰彬故居这一民生帮扶项目如何推进时,驻市工作队编制的三张清单——帮扶资源清单、帮扶需求清单、帮扶项目清单——发挥了作用。王村港镇就因为调研学习活动找到了当地合适的产业。
驻市工作队选择项目要综合考虑其可行性和辐射带动价值。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,广东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,将帮扶工作着力点从过去村一级转向统筹镇、村两级发展,帮扶重点从对于贫困村庄、个体农户的精准帮扶转变为镇域层面。
这涉及各工作队的人员结构、资金资源、政策资源、服务资源以及帮扶需求。开展工作队典型帮扶经验交流展演。我们计划规划4200平方米用地,新建一个集冷库、农贸交易市场、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大楼。周仲高表示,在项目调研期间,驻市工作队充分调研了当地农业对冷库的需求,联动覃巴镇驻镇工作队已有的工作进度,结合交通位置和养牛基地距离,确定建设位置。
通报上一季度帮扶工作推进情况。在下一个广藿香种植季,我们将流转土地1000亩,扩大广藿香种植。
驻市工作队打造的新型帮扶机制,是扎根在县镇村帮扶系统这棵树上结出的果子,是广东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基层实践。这种由驻市工作队统筹协调,把有资源技术优势覆盖到符合条件的地方的举措,已经在更多地方成为现实。
首先被确定下来的,是了解掌握各个工作队的资源和需求。面对千头万绪的帮扶任务,它让纵横交错的帮扶队员逐渐汇入一条精准管理机制,经过提出需求、资源匹配、交流沟通,形成一套资源最大化配置的驻县帮扶协作做法,随着全省帮扶工作进入全新阶段,这套新型帮扶机制或可有可复制推广价值。
留言0